村网通总站 郝家村 718393.nync.com 欢迎您!
立秋 眼下正处三伏之中,几场瓢泼大雨过后,天气似乎转凉了许多。 转眼间,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就要过去,随之而来,即将步入秋天。一叶知秋,立秋后一时暑气难消,有“秋老虎”的余威,但是总体而言,立秋代表着暑去凉来,出现了中午热、早晚凉的“尜尜天”,气候也截然大变。 立秋 立秋,四季中由暖转凉的转折点,气温忽高忽低,人们刚脱离炎热的酷暑,容易忽视气温变化,寒热冷暖不定,容易诱发疾病产生。因而,立秋养生就值得我们去关注了。 秋属金,“金曰从革”,所以秋天有着一股肃杀之气。古时处决犯人,都是在立秋之后,叫秋后问斩。传说中的秋神名叫蓐收,蓐收到来的时候,总带有一股凉意,对这凉意最为敏感的是梧桐。立秋一到,它便开始落叶。“梧桐一叶落,天下尽知秋”。古时皇宫里是一定要栽梧桐树的。立秋这天,太史官早早就守在了宫廷的中殿外面,眼睛紧紧盯着院子里的梧桐树。一阵风来,一片树叶离开枝头,太史官立即高声喊道:“秋来了。”于是一人接着一人,大声喊道:“秋来了”、“秋来了”,秋来之声瞬时传遍宫城内外。一叶而知秋,这叶便是梧桐叶,梧桐叶的凋零预示着秋天的到来,因而人们又称梧桐为“秋信子”。 上述所说的梧桐其实是梧桐科梧桐属的植物,其拉丁名为Firmiana platanifolia (L. f.) Marsili,别名青桐、桐麻,属落叶大乔木,高达15米;树干挺直,树皮绿色,平滑,为中国原产树种。如今,我们在城市里看到的多为法国梧桐,其学名叫三球悬铃木,因其拥有更大的叶片和树冠,才逐渐被用做人行道的遮阴树。 梧桐全身都是宝,梧桐子、梧桐花、梧桐白皮、梧桐根、梧桐叶都可以入药,有很高的药用价值。 ①梧桐子:别名瓢儿果、桐麻豌,味甘性平。干燥的梧桐子状如豌豆,《本草经集注》记载,梧桐子具有顺气和胃、健脾消食,以及止血之功效。李时珍曰:“其子缀于藁鄂上,多者五六,少或二三。子大如胡椒,其皮皱。” 梧桐子含脂肪、灰分、粗纤维、蛋白质、咖啡碱等,在现代医学上用于治疗胃痛、腹胀、小儿口疮、无名肿毒等症,还可治疗白发也用于治疗高血压、风湿痛、跌打骨折、哮喘及外伤出血等症,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,打落种子,除去杂质,晒干,可以直接生食。 ②梧桐花:味甘性平,归肺胃经,6月采收。筛净泥屑,拣去杂质,晒干,主要功效为利湿消肿,消热解毒,创伤红肿。《本草图经》记载:“主痔。”《生草药性备要》曰:“生肌止痛,散血凉脾,敷跌打。”主要用法有内服和外用两种,内服一般为6-15g熬服,外用主要为研末调涂。 ③梧桐皮:味甘苦性凉。归肝;脾;肺;肾;大肠经,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,活血通经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月经不调,痔疮脱肛,丹毒。《本草求原》记载:“煎汁,治丹毒恶疮,虫痔肛。”《草木便方》曰:“和血,祛风,除湿,通经脉。治妇人吐血,经水乱,腰膝痹痛。” ④梧桐根:味甘性平,归肺、肝、肾、大肠经。主要功效为治疗风湿关节疼痛,吐血,月经不调,跌打损伤。《草木便方》记载:“和血,祛风,除湿,通经脉。治妇人吐血,经水乱,腰膝痹痛。”《岭南采药录》曰:“患花柳毒骨痛,和猪肉煮汤服之。”《重庆草药》曰:“治肠风下血。”全年均可采挖,洗去泥沙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 ⑤梧桐叶:味苦性寒,具有祛风除湿,解毒消肿,降血压之功效。常用于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痈疮肿毒、痔疮、小儿疳积、泻痢、高血压等。 道完“秋信子”,就让我们来聊一聊立秋养生。秋天虽然带来了凉意,但夏天余热尚未退却。有句老话“秋后一伏热死人”,也正是由于“秋老虎”的缘故,“立秋早晚凉,中午汗湿裳”,导致这样的天气非常容易诱发疾病产生。为了避免疾病产生,人们在降暑的同时,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: ①重视情志调养:在情志上要忌悲忧伤感,遇伤感事则主动排解,以避肃杀之气,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 ②顺应阳气收敛: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斂也。起居调养上,当“早卧早起,与鸡具兴”,顺应阳气收敛,却又不是太过,使肺气得以舒展。且季节变换之期,当随冷热变化,适度调整衣着,以利机体适应气候转冷的变化,方得以避免受凉感冒。 ③加强体能锻炼:在这气候凉爽,天空放晴之期,也是运动调养的好时机。比较适合选择恰当的体育运动和保健项目,开展适应体质状况的体能锻炼,如爬山秋游、呼吸操等都是保肺健身,调养机体不错的锻炼方式。 ④节饮食养生:如《饮膳正要》言:“秋气燥,宜食麻以润其燥,禁寒饮”。主张入秋宜注意滋阴润燥,适当选食芝麻、糯米等柔润食物,以益胃生津。 ⑤注重饮食调养:立秋之后,气温由热转凉,人体的消耗逐渐减少,食欲开始增加。要注重各种营养素的摄入,补充夏季消耗,同时,秋季气候干燥,夜晚虽然凉爽,但白天气温仍较高,容易产生秋躁,因此在饮食上可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,如莲子,百合等。 一场秋雨一场凉,十场秋雨就结霜。总之,秋季养生不能离开“收、养”这一原则。也就是说,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。夏秋之交,昼夜温差大,气温忽高忽低,往往是疾病多发的“多事之秋”。针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,饮食起居既要防暑,又要注意御寒。
来源于种药吧